2025年8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会见来访的泰国银行行长社他布•素提瓦纳吕布,双方就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以及中泰双边金融合作等议题交换了意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参加会见。
2025年7月26日,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邱勇参加会议。来...
7月2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全国两会|中国金融网2021两会报告之六 未来之光照耀神州大地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发布,中国将建设世界一流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火星捕获,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环绕火星成功;雄安新区塔吊林立,容西片区大规模建设拉开序幕,未来之城加速生长……这个春天,未来之光照耀神州大地。 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全国两会|中国金融网2021两会报告之五 凝心聚力开拓奋进的全国两会 这是凝心聚力、开拓奋进的全国两会——过去一年,面对错综复杂形势,我国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实践再次证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无比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中国金融网汗青摄影
全国两会|中国金融网2021两会报告之四 承载重大历史使命的全国两会 这是承载重大历史使命的全国两会——去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今年全国两会将审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共同行动。 中国金融网汗青摄影
全国两会|中国金融网2021两会报告之三 重要历史节点的全国两会 这是处在重要历史节点的全国两会——此时的中国,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此时的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实现伟大梦想,需要接续奋斗。中国金融网汗青摄影
全国两会|中国金融网2021两会报告之二 放眼百年目标凝聚复兴伟力 肩负人民重托,共商发展大计,数千名代表委员汇聚北京,中国如期进入“两会时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特殊年份召开的全国两会必将凝聚共识、激发力量,团结亿万人民向着新的奋斗目标进发。中国金融网汗青摄影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3日应约以视频形式与瑞士联邦委员兼财政部长毛雷尔举行会谈,双方就金融等领域务实合作深入交流。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 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今天开幕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向中外媒体介绍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将于3月4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10日下午闭幕,会期6天半。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二十国集团(G20)主席国意大利以视频方式主持召开其接任主席国后的首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会议重点就世界经济形势及促进经济转型和均衡复苏的政策行动、金融部门议题进行了讨论。财政部部长刘昆出席会议并发言,副部长邹加怡陪同出席。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3月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人民币贷款比年初增加19.6万亿元,累计对6.6万亿元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在5个试点省市发放应急贷款242.7亿元,全年实现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目标,有力支持复工复产和“六稳”“六保”。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表示,2021年,将完善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更加精准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先进制造、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
建党百年看金融|中国金融网大型报告二十三 长征路上的国家银行 在曲折的长征路上,战斗频繁,缺吃少穿,饥寒交迫, 国家银行总行员工们全凭坚强的革命信念支撑努力前进。不幸的是,途中牺牲了6位银行人员,到达陕北时,只剩毛泽民、曹菊如、郭金水、钱希钧、曹根全、任远志、黄亚光和莫钧涛8人。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建党百年看金融|中国金融网大型报告二十二 万里长征中的国家银行 1934年10月16日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当时国家银行总行工作人员约有七八十人,只有毛泽民等14人参加长征。长征中,国家银行组成一个大队,编属为十五大队,袁福清任队长,毛泽民任政治委员,曹菊如任党支部书记,曹根全任排长,银行其他干部多数分配在大队中任各种职务。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建党百年看金融|中国金融网大型报告二十一 国家银行早期的发展规模 国家银行开张后不久,就调来三个十几岁的小孩子,他们都非常聪明,肯吃苦,爱学习,工作异常勤奋,很快就学会了会计工作,后来都成为了业务骨干,对国家银行早期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国家银行的组织机构,随着业务发展而逐渐扩充,至1932年冬,已发展到相当规模。新华社记者陈钟昊摄